搜索

汉武帝大事年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5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7 12:40

汉武帝的年号有哪些?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证明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汉武帝时期所用年号
年号时间
建元
公元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
公元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
公元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
公元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
公元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
公元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
公元前104年—前101年
天汉
公元前100年—前97年
太始
公元前96年—前93年
征和
公元前92年—前年
后元
公元前88年—前87年。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1],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2][3]母为王皇后。
初封胶东王,七岁立为皇太子。后元三年(前141年)继位,为加强*集权,颁行推恩令,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规定诸侯王惟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顾问。裁抑丞相职权,依靠亲信和近臣参与决策,从而形成内朝(中朝)和外朝的**。又设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对郡国的控制。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因迷信神仙,热衷于封禅和郊祀,曾多次巡游各地,挥霍无度。自元朔二年(前127年)起,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命张骞岀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4][5]
在位晚年,多次遭到兵败,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多地爆发农民。宫廷发生“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征和四年(前年)下轮台诏,拒绝桑弘羊募民屯田轮台的建议。后元二年(前87年)去世,临终前立八岁幼子刘弗陵为太子。[6][4]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7 12:40

汉武帝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公元前140年)。“元”即开始,在汉武帝之前,帝王没有年号,汉武帝开始创建年号,敢于做前人未曾做的事,这种开创精神充分体现在“建元”这个年号上。6年后(公元前134年),天上有“长星”出现,以为祥瑞,汉武帝于是改年号为“元光”。“长星”即“彗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扫帚星,后人认为它是不祥之兆,而汉武帝则认为它是吉兆,甚至为它的出现改年号,可见汉朝人对这种天象的认识与后*不相同。又过了6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元朔”,“朔”具有“初始”的意思。此时的汉武帝,已从少年皇帝长成了青年皇帝,具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元朔”体现出了汉武帝的自信。又过6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获得了一头白麒麟,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元狩”。“狩”就是打猎,该年号有纪念猎获了白麒麟的意思。又6年(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宝鼎,又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元鼎”。又6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于泰山封禅。泰山封禅是非常神圣之事,它标志着某个帝王作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并已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一般帝王是不敢有此动议的。继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是第二人,因此,改年号为“元封”。到此为止,汉武帝共用了6个年号。有趣的是,每个年号的使用期均为6年。
汉武帝使用的第七个年号是“太初”(公元前104年)。在此之前,汉朝一直以十月为岁首,这一年,汉武帝改以正月为岁首,为纪念这一开创性的改制,所以更年号为“太初”。太初四年后(公元前100年),因连年干旱,汉武帝改年号为“天汉”。“天汉”即“天河”,年号的意思是要通过自己的修德勤政来感动天帝,让天河里的水化为甘霖降于人间。又4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太始”,含有“荡涤天下,与民更始”之意,可见,汉武帝在不断地追求事业上的新起点。又4年(公元前92年),改年号为“征和”,含有“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之意。看来,汉武帝已陶醉于自己征服周边民族而使天下太平的伟业之中。又4年(公元前88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后元”,这是汉武帝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后元二年,汉武帝便去世了。有趣的是,从“太初”到“征和”,4个年号各自的使用期都是4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7 12:41

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是帝王纪年法的继续,自从汉武帝(刘彻)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开始,以后我国历代帝王就都用年号纪年了。例如,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他的统治时期就用“贞观”纪年,贞观年间指的就是公元627年至公元9年。从西汉的汉武帝到清朝的宣统皇帝,我国历史上共有600多个年号。有的皇帝有好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李治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明清的诸位皇帝都是使用一个年号。如明成祖一直使用“永乐”年号。因此,明清两朝时也就以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了。例如“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但在历史书籍中通常用“双时法”,即将公元纪年附在后面,如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帝王纪年法也是如此。
汉武帝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公元前140年)。“元”即开始,在汉武帝之前,帝王没有年号,汉武帝开始创建年号,敢于做前人未曾做的事,这种开创精神充分体现在“建元”这个年号上。6年后(公元前134年),天上有“长星”出现,以为祥瑞,汉武帝于是改年号为“元光”。“长星”即“彗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扫帚星,后人认为它是不祥之兆,而汉武帝则认为它是吉兆,甚至为它的出现改年号,可见汉朝人对这种天象的认识与后*不相同。又过了6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元朔”,“朔”具有“初始”的意思。此时的汉武帝,已从少年皇帝长成了青年皇帝,具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元朔”体现出了汉武帝的自信。又过6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获得了一头白麒麟,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元狩”。“狩”就是打猎,该年号有纪念猎获了白麒麟的意思。又6年(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宝鼎,又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元鼎”。又6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于泰山封禅。泰山封禅是非常神圣之事,它标志着某个帝王作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并已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一般帝王是不敢有此动议的。继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是第二人,因此,改年号为“元封”。到此为止,汉武帝共用了6个年号。有趣的是,每个年号的使用期均为6年。
汉武帝使用的第七个年号是“太初”(公元前104年)。在此之前,汉朝一直以十月为岁首,这一年,汉武帝改以正月为岁首,为纪念这一开创性的改制,所以更年号为“太初”。太初四年后(公元前100年),因连年干旱,汉武帝改年号为“天汉”。“天汉”即“天河”,年号的意思是要通过自己的修德勤政来感动天帝,让天河里的水化为甘霖降于人间。又4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太始”,含有“荡涤天下,与民更始”之意,可见,汉武帝在不断地追求事业上的新起点。又4年(公元前92年),改年号为“征和”,含有“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之意。看来,汉武帝已陶醉于自己征服周边民族而使天下太平的伟业之中。又4年(公元前88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后元”,这是汉武帝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后元二年,汉武帝便去世了。有趣的是,从“太初”到“征和”,4个年号各自的使用期都是4年。
建元(前140-前135)
元光(前134 -前129)
元朔(前128-前123)
元狩(前122-前117)
元鼎(前116-前111)
元封(前110-前105)
太初(前104-前101)
天汉(前100-前97)
太始(前96-前93)
征和(前92-前)
后元(前88-前8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7 12:42

是十一个吧建元(前140-前135)
元光(前134 -前129)
元朔(前128-前123)
元狩(前122-前117)
元鼎(前116-前111)
元封(前110-前105)
太初(前104-前101)
天汉(前100-前97)
太始(前96-前93)
征和(前92-前)
后元(前88-前87)
汉后元二年(前87),武帝死,终年71岁

  汉武帝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公元前140年)。“元”即开始,在汉武帝之前,帝王没有年号,汉武帝开始创建年号,敢于做前人未曾做的事,这种开创精神充分体现在“建元”这个年号上。6年后(公元前134年),天上有“长星”出现,以为祥瑞,汉武帝于是改年号为“元光”。“长星”即“彗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扫帚星,后人认为它是不祥之兆,而汉武帝则认为它是吉兆,甚至为它的出现改年号,可见汉朝人对这种天象的认识与后*不相同。又过了6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改年号为“元朔”,“朔”具有“初始”的意思。此时的汉武帝,已从少年皇帝长成了青年皇帝,具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元朔”体现出了汉武帝的自信。又过6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获得了一头白麒麟,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元狩”。“狩”就是打猎,该年号有纪念猎获了白麒麟的意思。又6年(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宝鼎,又以为祥瑞,改年号为“元鼎”。又6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于泰山封禅。泰山封禅是非常神圣之事,它标志着某个帝王作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并已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一般帝王是不敢有此动议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