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字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0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5:15

1、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字是都;到处。

2、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扩展资料

1、故事

我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到长安学习,为的是考取功名,有朝一日能够衣锦还乡。今日我读完书,走在街上发现人群熙熙攘攘,热闹异常,这才想起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正思索间,几个人从我面前走过,吵吵闹闹。一个小孩步子小,跟不上前面的家人。前面几人似乎察觉到,于是放慢了脚步稍微等了一下再一起往前走去。

这般画面让我心中一顿,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人。这里的风俗习惯也和家乡大相径庭,孤独和寂寞突然袭上心头。功名难求,可于我这样的异乡客而言,埋头苦读算得了什么,远离亲友家人的时光才最是难熬的。这种情绪每每到家人团聚的节日时更加明显。

不禁想起家中每逢重阳佳节,兄弟们都要在腰间佩戴茱萸以驱邪气,然后一同登高,谈天说地好不热闹。兄弟间虽然不明说,但对家人团圆的节日都是十分珍惜的。如今我人在他乡,兄弟们登高玩闹过后发现没有我在,也会觉得遗憾吧。

2、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3、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4、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5:15

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5:16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字是都;到处。

2、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扩展资料

1、故事

我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到长安学习,为的是考取功名,有朝一日能够衣锦还乡。今日我读完书,走在街上发现人群熙熙攘攘,热闹异常,这才想起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佳节。正思索间,几个人从我面前走过,吵吵闹闹。一个小孩步子小,跟不上前面的家人。前面几人似乎察觉到,于是放慢了脚步稍微等了一下再一起往前走去。

这般画面让我心中一顿,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人。这里的风俗习惯也和家乡大相径庭,孤独和寂寞突然袭上心头。功名难求,可于我这样的异乡客而言,埋头苦读算得了什么,远离亲友家人的时光才最是难熬的。这种情绪每每到家人团聚的节日时更加明显。

不禁想起家中每逢重阳佳节,兄弟们都要在腰间佩戴茱萸以驱邪气,然后一同登高,谈天说地好不热闹。兄弟间虽然不明说,但对家人团圆的节日都是十分珍惜的。如今我人在他乡,兄弟们登高玩闹过后发现没有我在,也会觉得遗憾吧。

2、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3、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4、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LV.2
去关注TA
到处、都、全"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5:17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字是什么意思 

[ biàn ] 

基本解释:

1. 全面,到处 :~历(周游)。~布。~及。~野。普~。

2. 量词,次,回 :看了三~。

这里的“遍”是 全面,到处、普遍、大家都的意思,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戴(插)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和兄弟们在一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5:17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遍”是都或者到处的意思。“遍插茱萸少一人”整体意思是在九月九重阳节这天,兄弟们都会在头上插茱萸,但偏偏少了我一个人。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之情。

  “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出自王维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描写的登高、插茱萸,是我国传统佳节重阳节的习俗,每年九月初九,人们登高望远,插茱萸怀亲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在九月九重阳节这天,在家乡会有插茱萸的习俗,想到这天兄弟们都会在头上插茱萸,而只少了我一个人。不能和兄弟们一起过重阳节很遗憾。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朝代:唐

诗人:王维
此诗是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