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1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03
观我国几千年文明,从文物器皿到服饰衣着,很容易总结出这样一个特征:
边缘化的,异域的,少数名族的相关物什多呈现出一种线条丰富的,不规则的,曲线的造型图案,且多以自然中的花、鸟、鱼、虫作装饰特征或有演变。
而中原地区的,所谓的汉族正统文化的相关物件则与其相反,以规则的,对称的,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造型图案居多,且多是以神话臆想中的事物为装饰特征或有演变,如饕餮纹、夔龙纹、蛟龙纹、凤纹、波纹等纹样。
自有青铜器发掘出土以来,自然是以中原文明代表的青铜器物件居多,历史古都,旧朝故地(如西安,北京等地)其各种鼎,簋,甗,鬲不胜枚举,食器、酒器、礼器、乐器不计其数,而在历史上非主要*文化中心的博物馆(如四川,贵阳等地)收藏的青铜器不仅在收藏规模,藏品价值和学术价值上都有显著区别,个别地区甚至不以青铜器作为藏馆的主要收藏和宣传对象。
自然在考古学家的传统思维中,青铜器以及其相关作用、出土年代和大致区域分布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
而三星堆青铜器的出土则*了这一概念,当时的蜀地人民偏居西南,他们掌握了青铜器的加工制作工艺,便将自己的、有别于中原文化传承的文化特征通过青铜器的方式表达和保存了下来。
制作工艺和文化特征的奇妙融合,私以为是三星堆遗址之所以厉害之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2:21
所谓的三星堆文明指的应该是三星堆遗址两座出土青铜器的祭祀坑所代表的文明。两座祭祀坑的年代从陶器和铜容器看,都不能早于商代中期,也不能晚于商代晚期,就是说两座祭祀坑的器物的年代应该是商代中晚期。这些青铜器代表的是商代中晚期成都平原考古学文化的铜器铸造技术的巅峰。这一时期成都平原的考古学文化的陶器以成都中海国际社区h25和h26最具代表性,这支考古学文化的中心是成都平原,南部边界可能在雅安地区,东部边界可能是湖北荆州地区,在更东的商王朝据点湖北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都能看到这支考古学文化的典型陶器,这也是成都平原的考古学文化影响范围最大的时候,是一支强大的文明。 从青铜人面像反映的容貌特征看,这支文化的主人无疑是成都平原古代居民,邹衡先生在自己的论文集里曾经说过这一点。 就是因为这支文化的存在,强大的商王朝没能真正介入三峡地区,在三峡地区能看到的商文化成组的陶器最西只能到达三峡东部地区的秭归长府沱遗址。 总而言之,成都平原从古至今,最强大的考古学文化就是这两个铜器祭祀坑代表的文化,这就是它辉煌的真正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3:55
三星堆文化和人们熟知的古蜀情况不同,他曾经是辉煌一时的文明,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性。
记载古蜀国的史料,以《华阳国志》最为靠谱,他这么说的:“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三星堆文化的时间分为三段。早期是距今4800年的宝墩文化,早期对应的是《华阳国志》记载的蚕丛朝、柏灌朝。蚕丛是一个氏族、一个王朝的名称,并不是个人,因为蚕丛经历了数百年。
中期又分为二、三期,第二期距今4000-3600年;第三期距今3600-3200年;二、三期时间和夏朝、商朝相当,对应的是《华阳国志》记载的鱼凫朝。
之后还有个金沙遗址,已经是三星堆的四期,第四期距今3200-2800年,略等于中原的西周,金沙邻近的十二桥遗址,对应的是望帝杜宇。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氏草创了古蜀国,而鱼凫则将古蜀文明推向至显赫的巅峰。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之中,大多数是祭祀用品,他们有一个严密的宗教体系。他们以金杖作为神权(包括王权)的最高象征,金杖和中原的商人、周人以九鼎为最高象征不符合。最高象征的不同,反映出这是两个文明系统。可以这么说,商、周都属于中原的文明体系,而鱼凫的古蜀是另一套文明体系。
三星堆不但有青铜器出土,还有大量的海贝,以及一些象牙。这些海贝经过鉴定来自于印度洋,商朝人也是以贝壳为交易货币,二者应该是有共性的,这些海贝既可以做外汇储备,也可以做交易之用。象牙被发掘于祭祀区,说明象牙是被蜀王祭祀用的,象牙是地位很高的祭品。
“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到底是怎么的情况呢?以科学的思维来看,世界上的人类是没有眼睛凸出来的(眼睛突出眼眶),而傩戏的面具有,见下图,傩戏在周礼里面也有记载,至今还流传在民间,也是用于祭祀。蚕丛氏的首领可能是带着傩戏面具,他带着面具进行祭祀活动,而一些不明*的外地人见到了,以为他天生目纵,所以被记录了下来,而青铜器的雕像更把目纵夸张化了,是一种艺术加工。